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原则同意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节能报告。报告显示,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高压电气、电源、电控、>电机>、精工、变速器、发动机、精密装备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线。>
>作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产量突破3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东莞落地项目,无疑是东莞在>新能源>汽车“三电”部件的重大突破,为东莞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了新优势。>
>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领头的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中,东莞新能源产业无论从工业企业增加值,还是重大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力明显,整车项目逐步落地、一批上市公司与高科技企业纷纷转换赛道,从>消费电子>延伸至新能源,并加码新能源汽车“三电”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东莞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赛迪华南智创中心主任龚佳勇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走出了换道超车的新路径,这极大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相关优势。东莞目前也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在整车项目上优势并不明显。未来,东莞仍应重点聚焦氢能汽车与高性能>电池>领域,结合自身制造优势,将其建设成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研发和产业制造高地。>
>东莞新能源产业加速扩产>
>开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为435.1万辆,市场渗透率增至25.7%。在政策、供给、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前行,各地围绕该产业展开激烈角逐,不断推进产业扩张。>
>制造大市东莞同样正持续加码新能源产业。今年以来,随着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东莞塘厦东益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在内的多个新能源项目落地,东莞该产业链正在逐步得到补强和优化。>
>作为2022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补链项目,东莞塘厦东益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今年继续开建,将建设成为东莞新能源汽车研发产销中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新兴产业制造中心等,目前已实现比亚迪、一汽、广汽、小鹏等30余家头部车企签约入驻,初步实现智能汽车产业集聚效应。>
>早在今年8月,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便公示了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具体内容。>公告>显示,该项目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预计年产值达170亿元。项目将在2024年1月4日前开工,2025年1月4日前竣工。该项目将为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巨大想象空间。>
>同时期,东莞在水乡功能区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67亿元的28个重大新能源项目,其中就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相关资料显示,该项目位于水乡功能区洪梅镇河西工改片区,项目提供“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链条全生态优质服务,实现项目落地“摘牌即动工”,将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将其打造成水乡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此外,在8月份,航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项目、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基地等多个新能源项目也先后落户东莞。>
>值得注意的是,10月31日,东莞市塘厦镇高端装备生产项目在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公示,项目总投资约137亿元,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出约185亿元。主要生产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或将建起一个全新的>新能源车>生产基地,成为东莞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引擎。>
>今年11月,>兴瑞科技>子公司东莞中兴瑞新能源汽车电子精密零组件及服务器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落成。未来东莞中兴瑞新工厂将作为>兴瑞科技>华南制造中心、服务中心,致力建设成高度智能化的汽车电装零部件/模组、5G智能终端的专业化制造工厂,并持续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及智能终端领域。>
>探索新能源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以光伏、氢能等为主的发电端、以氢动力、锂动力等为主的>储能>电池>端和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应用端,而新能源汽车,无疑又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的多端聚合,势必成为各地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主战场。>
>依托于自身基础雄厚的产业基础,东莞在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起步较早,现已形成以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领域双向驱动的发展模式、以上市公司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的发展局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优势不断显现。截至目前,东莞仅>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便占到全国的15%,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300多家。>
>动力电池方面,东莞发展出氢动力电池和锂动力电池两大产业链,锂动力电池的电芯技术更是独占鳌头,排名世界电芯技术专利数量前40名的企业东莞占据了7家。>
>作为电池行业“黄埔军校”的ATL直接供应商,广东东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锂电池>PACK智能制造装备的领先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ATL等>锂电池>企业都宣布了新的锂电池投扩产项目,进而对锂电生产设备产生强劲需求。东博智能将在动力电池设备赛道上冲刺快跑,明年有望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以>易事特>、>祥鑫科技>、>立讯精密>、>宜安科技>等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逐渐加大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力度,业务重点涉及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进一步放大了东莞抢滩新能源“三电”新赛道的内在优势。>
>公开报道显示,依托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祥鑫科技>前三季度客户需求旺盛,新项目逐步量产,订单量明显增加。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等业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公司盈利在8400-9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132.29%—1278.99%。>
>动力电池加速快跑的同时,今年东莞在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和智能联网系统等方面同样表现不俗。以远峰科技为例,作为一家在移动出行领域专注产品技术开发的科技公司,远峰科技已与>理想汽车>在内的近20家智能汽车客户达成数字钥匙方案量产及定点合作,聚焦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进入和互联系统三大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落地,比亚迪也同步在东莞投资成立>新动力>公司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研发、>电机>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这将为东莞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提供重要支撑。>
>龚佳勇表示,在国内新能源产业激烈角逐的当下,东莞势必需要寻找新赛道,才能与其他城市形成错位优势。而依托自身产业体系基础,东莞可以继续放大“三电”产业链优势,提前布局,力争在全国走出一条新能源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