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下称>CNESA>)披露的《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50.3 GW>,同比增长>36%>。>
>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增已投运的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共>7 GW>,占当前总规模的>13.9%>。>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熔盐储能三类。>
>传统的抽水蓄能项目仍为储能大头。《报告》指出,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储能项目装机总规模的85.6%,为43 GW。>
>国家能源局在去年>9>月印发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项目投产总规模将达到>62 GW>以上,到>2030>年再翻倍,达到>120 GW>左右。>
>据界面新闻统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电力公司和三峡集团等央企仍是抽水蓄能项目目前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与此同时,新型储能项目正持续发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6.66 GW>,同比增长>78%>,占储能项目装机总规模的>13.2%>。>
>新型储能主要分为电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前者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为代表,后者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
>具体看来,锂离子电池装机规模占比>89.3%>,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新型储能技术。不过>与>2021>年底相较,锂电份额下降了>0.4%>。>
>CNESA高级研究经理宁娜表示,在新型储能规模的持续增长中,锂电份额被稀释,其原因之一是百兆瓦液流电池项目在今年的投运。>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9>月,液流电池装机规模在新型储能项目中的占比增至>2.3%>,较>2021>年底提升了>1.4%>。>
>这一百兆瓦液流电池项目指的是>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于>10>月>31>日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是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当前投入使用的是一期工程。项目共分为两期,总建设规模达200 MW>。>
>大连液流调峰电站使用的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与锂电池将电解液存储于电池内部不同,液流电池将电解液存储于电池堆外部容器,因其将能量存储于水性电解液,且无需固体电极,几乎没有燃爆风险。>
>今年>1-9>月,中国共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933.8 MW>,同比增长>113%>。>
>《报告》认为,前三季度新增的实际装机规模与市场预期不符。>“这主要是因为前三季度的项目多处于规划部署的阶段,包括备案、环评、采招等流程。叠加价格和供应链的影响,项目面临一定的延误。”宁娜表示。>
>CNESA预测,大多数项目的投产期集中在四季度,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也将届时将迎来大幅提升。《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新增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共>73.3 GW>。>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内>,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共计>44.9 GWh>。其中,以大型储能为主的宁德时代(>300750.SZ>)位居榜首。以大型储能和户用储能并重的比亚迪(>002594.SZ>)和亿纬锂能(>300014.SZ>)分别位居第二、三位。再次是注重户用储能的鹏辉能源(>300438.SZ>),以及瑞浦兰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