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众钠能源与高校合作在国际化学顶尖期刊JACS发表钠离子电池最新研究成果

10月17日,众钠能源产品技术研究院赵建庆博士团队与南开大学、苏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化学领域顶尖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发表了钠离子电池最新研究成果,众钠能源为该篇论文通讯单位。这是众钠能源研发团队与国内顶级科研机构的一次成功合作,也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钠电电化学体系基础研发领域的深厚底蕴。

本次研究成果通过构建一种 “类神经元”的正极材料,利用碳纳米管(CNTs)成功捕获钠离子,颠覆了已有200多年正极-电解液界面传输的传统模式突破了钠离子电池在快速充电和低温环境中的性能瓶颈极大提升了钠离子电池在极端运行环境中的性能水平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成功设计了一种碳纳米管(CNTs)与碳包覆的Na3V2O2(PO4)2F(NVOPF)纳米颗粒相结合的正极结构,在充电时捕获从聚阴离子型NVOPF正极材料中释放的Na+离子,并将其限域于正极内部,从而消除了传统电池中正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固液界面离子传输。该创新设计将界面电荷传输阻力降低了14倍,从而带来了卓越的电池动力学特性,实现200C倍率下的可逆电化学储钠循环并且在无任何电解液改性的前提下在-60℃低温环境中实现可逆充放电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类神经元的正极材料设计,即使使用传统的酯基电解液,钠离子电池100C倍率下的放电可逆克容量高达106.9 mAh/g,并且在经过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5%; 在-20℃和-40℃的低温环境中,依然表现出高的可逆容量和出色的长循环稳定性。此外,搭配二氧化钛基负极的软包电池实现-60℃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其综合性能超越了迄今为止所报道的NVOPF基钠离子电池。

众钠能源将秉承科技继续创新与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探索电池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强化研发实力的同时,持续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业化落地进程,为绿色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众钠能源钠离子电池新技术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