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326.3GWh,同比增长41.3%,PACK装机量近725万套,同比增长38.53%,整体增势较好。
此前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将针对10-20万元纯电市场,通过切换多家车企电池至标准产品来降价,电芯价格将不超过0.4元/Wh,叠加产线资源,进一步降本。与此同时,比亚迪也传出内部通知,2023年采购团队层层筛选,去劣存优,实现利益最大化,采购成本空间依然很大,2024年将继续加强非生产性物料的管理与控制,进行降本增效。
总结来看,头部企业将在2024年继续降本,这对二三线电池企业来说,无疑是又一层冲击,不知道会不会对供应格局产生新的影响。
PS:该数据是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销售数据为统计口径整理,不含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实际出货数据存在差异。
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的供配关系时常变动,如有疏漏,欢迎相关企业联系指正。
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
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725万套,同比增长39%。弗迪电池、宁德时代两家头部企业合计占比超52%,Top3企业特斯拉占比8.33%。
BMS市场相对来说,供应商比较分散,电池企业、车企、第三方企业均有参与,但是可以看出来,车企寻求自主可控的趋势十分明显。技术上来看,现有BMS主要分为集中式、集成式和分散式三大类。分布式管理架构可复制性高,应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电池包。被动均衡管理由于成本低、复杂度和故障率低,被国内外企业广泛运用,但主动均衡管理效率较高,均衡电流大,能量耗散少,随着热风险和电路复杂逐渐克服,BMS有望向主动均衡管理过渡。集成化、通用化、智能化是BMS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PS:该数据是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销售数据为统计口径整理,不含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实际出货数据存在差异。
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的供配关系时常变动,如有疏漏,欢迎相关企业联系指正。
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
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OBC装机量706万套,同比增长37.6%。
供应格局上,弗迪动力今年销量同比增长过半,达61.2%,威迈斯续写2022年过百万套辉煌,年度销量增至132万套,富特科技总装机量超特斯拉,来到榜三位置,特斯拉内销出口一起发力。华为数字能源继续在榜,装机量与去年相比增长7.6%。此外,汇川联合动力在电源领域有很大突破,英搏尔电源与电驱动助力多合一市场,欣锐科技积极开拓外资客户,已获得阶段性的成果。
市场增长趋势跟随整车整体向好。
PS:该数据是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销售数据为统计口径整理,不含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实际出货数据存在差异。
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的供配关系时常变动,如有疏漏,欢迎相关企业联系指正。
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
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累计搭载量为833.0万套,同比增长44.1%。 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545.4万套,同比增长50.8%,占到总配套量的65.5%。
电驱系统层面,弗迪动力的易四方已经实现量产。蔚来驱动科技预告了下一代全域900V的上车。汇川联合动力将在新的一年获得小米的加持。
驱动电机层面,方正电机将在2024年迎来爆发,中车电驱的扁线要开始大规模上车了。
电机控制器层面,华为数字能源持续扩大客户圈。特斯拉2024年的SIC新产品是否会达到之前的目标呢?
PS:该数据是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销售数据为统计口径整理,不含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实际出货数据存在差异。
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的供配关系时常变动,如有疏漏,欢迎相关企业联系指正。
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
NE时代根据新能源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混动车型(含HEV、PHEV和EREV)销售314.0万台,其中搭载DHT系统的车型数量有206.6万台,同比增长34.7%。弗迪动力达成百万目标。梦想家带头冲锋,带动智新科技大幅增长。
发电机装机量为292.3万台,同比增长55.7%。发电业务成为上海电驱动新的增长点。汇想成为理想供应主力,理想后续会加大在电驱动板块的投入吧。
双电控产品装机量同比增长51.0%,达到270.2万套。日立安斯泰莫的国内客户份额过半。智新控制取得多家客户多个项目定点,有望新的一年大爆发。
PS:该数据是NE时代根据国内整车终端销售数据为统计口径整理,不含进出口数据,统计结果可能会与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实际出货数据存在差异。
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的供配关系时常变动,如有疏漏,欢迎相关企业联系指正。
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
2023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根据上险量统计,2023年全年终端销售725万辆。 NE时代根据终端上险量统计,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上的单电控、双电控共854.5万套,较去年同比增长45.7%。 电控的快速增长无疑带动了功率模块市场的快速增长,背后是增程、串并联等双电机方案的比例大幅提升; 另外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本土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增长提供了市场空间,在IGBT方面,越来越多的本土IDM开始投入规模化量产; 而在SiC方面,目前在封装层面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比例。
基于2023年全年的市场情况,我们整理了一份功率模块市场装机量排名,以供参考。
针对该排名的统计口径说明:
1. 统计只包含中国本地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未包含HEV、出口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除驱动电控,也包含独立式发电机控制器
2. 对于采用Si-MOSFET的车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未纳入统计,2023年51万套,市场份额5.97%
3. 由于单管、半桥、全桥不同的技术方案,我们按照模块装机的电控数量进行统计,双电控或者2个全桥并联的方案也按照1个来统计
4. 合资公司按照母公司的口径合并统计
强调说明:该排名仅统计了中国市场销售的乘用车所搭载的功率模块,并未包括出口新能源车型搭载的功率模块、或部分直接以零部件出口的功率模块,和企业实际的经营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及数据仅供读者分析参考、市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