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三菱完成资产重组并更名后,同一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将受让其100%股权,以盘活资产>并解决自身产能问题>。>
>3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将湖南智享汽车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协议转让给子公司广汽埃安,转让价格确定为1>.>91>亿元;>同时同意广汽埃安受让智享公司100%股权,并向其注入资金18.58亿元>,>资金来源由广汽埃安自筹。>
>埃安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已经启动长沙工厂的改造,将在利用好当地的产业配套的同时带动就业,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
>智享公司的前身>为>广汽三菱>,>今年二月底完成更名后业务范围不再包括>汽车生产,新增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和>停车场服务等项目。>与此同时>,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退出股东行列。>
>因销量持续低迷,三菱品牌汽车此前宣布终止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在华失意的三菱已将目光转向>东南亚>。>
>受让智享汽车股权>后>,广汽埃安将在湖南长沙>增加>生产基地>。目前埃安>的>产能为>每年>40万辆,>集团表示>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今年>6月实现量产>后达到年产>60万辆。>
>近年来,广汽埃安发展势头迅猛,去年销量>同比增长>近八成至>48万辆。>品牌将在今年挑战>80万辆年销目标,这意味着>月均销量>要达到6.67万辆。>据科技日报近期报道,目前广汽埃安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160%。为全力冲刺新年产销目标,产能扩张势在必行。>
>不过,月销超六万对广汽埃安仍存挑战,品牌去年全年的单月销量最高水平为五万出头。今年二月,广汽埃安仅交付1>.>6>7>万辆,同比下滑44.57%。>
>龙年春节后,比亚迪引发的新一轮降价潮带动十余家汽车品牌给出优惠,但广汽埃安对行业趋势的响应似乎有些迟缓。直至3月,埃安才宣布售价10万以下的AION YPlus车型上市以及其他车型降价。>
>另一方面,麦肯锡发布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多数消费者认为价格战对自身购车决策未起到积极作用。埃安门店一线销售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观望已成进店顾客的常态,但多数下订消费者会认为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较其他造车新势力更有优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变革,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选择可能的确更加慎重。而在这种内卷下,部分在燃油车时代已显弱势的合资汽车公司也进一步被边缘化。无力加码中国市场的三菱汽车原有产能被中方合资股东收购,显示出不同品牌阵营间此消彼长。>
>一位造车新势力管理人员告诉界面新闻,埃安此次接手三菱为如何盘活边缘汽车制造商的资产做示范,“当一家汽车公司濒临终结,如何协助员工再就业、提供售后并尽可能降低各方损失成为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