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公关部部长王云龙说,今年行业比较内卷,给品牌的销量带来了巨大压力。去年平均单月销量4.5万辆,但今年可能在3.5万辆。整体来看,C端市场其实还是稳住了,B端受到一定影响。
结合近两年的市场趋势, 埃安决定放缓中高级车的上市节奏至今年年底至明年5月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全球C端市场,从智能化、电动化两方面入手推出贴合C端用户的车型。
埃安品牌,第二代AION V和AION RT两款全球车型都是面向全球C端用户的需求开发的产品。
埃安还是希望稳扎稳打,有自己的技术、产品规划,不因市场内卷而兵荒马乱。
01.
智能化:激光雷达、城市NOA,同级仅有
近日启动的AION RT的全国试驾体验,埃安已经能够将带激光雷达、全球无图、端到端的城市NDA的智驾车的价格降到16万元级,确保窄路掉头、无车道线、工地/泥地路面行驶、环岛通行以及复杂路况下的顺畅通行。
从第二代AION V到RT,以及埃安以后的产品,都将搭载激光雷达,实现高阶智驾功能。埃安希望既兼顾成本,又能够将安全更充分地考虑进来,因此从技术路线上选择带激光雷达的方案。
埃安的思路与华为鸿蒙相同,均认同“激光雷达是智驾最佳方案”,可提升智驾安全的下限。
AION RT是少有的20万元以下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根据埃安的信息,RT可以说是同级唯一搭载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EV。
整体智驾硬件上,AION RT的传感器配置为3R11V1L12U,其中的1L即为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智驾芯片采用的是英伟达 ORIN X 芯片,算力254 TOPS。
软件上,AION RT采用的是一套AI自学习+端到端大模型算法。感知网络基于BEV+Transformer+占据网络结构深度优化,分车道感知网络和目标感知网络,分别输出车道信息、车道级拓扑,以及目标信息和3D占据网络。
简单来说,感知网络就是向决策网络提供了车道、车道线、树木等静态物以及人、非机动车、车辆等的位置、状态、大小、结构等信息。基于这些动静态信息,交互式预测决策网络判断自车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运行轨迹,制定行驶规划,比如刹车、转弯、掉头、变道、超车还是避让。
埃安强调的AI自学习,是如何做到的呢?埃安称,它的端到端大模型能够从新数据中学习到更加拟人的驾驶行为,以前感知覆盖面不够全面、复杂路况应对不够给力的算法都可以在此过程中得以改善、迭代,变得更加成熟、丝滑。
NE时代最近参与了AION RT的试驾,总路程近20km,体验了红绿灯识别、左转并入、掉头、无车道线行驶等智驾场景及路段,全程零接管。而在霸王龙试驾中还出现了几次接管,不过数月,到RT接管次数大大减少。
02.
电动化:3C+SiC+400V平台,首次提出
电动化方面,AION RT从电池容量、电驱动效率等核心部件出发,提高用电体验。
电池上,埃安首次提出了400V+3C。新出的A级/A+级车,如第二代AION V和AION RT,都是在400V整车平台上应用3C电池。
3C电池上车数量最多的其实是800V整车平台,如星纪元ES、岚图知音等。这类车型往往归属于B级或C级车,电量普遍在75kW至100kW,续航高达650km至900km。
而埃安将3C电池应用于400V A级/A+级整车,电量68kWh,续航650公里。若单体电压与上述800V整车所用电芯材料相似、电压相近,当搭载于400V整车时电芯单体数量将比800V整车少近一半。而且,由于A级车的整备质量要低于B级车,相似电量能跑得更远。因此,我们看到,RT的68度电就能跑650km。
考虑到AION RT定位为A+级车,电池容量和续航相比同级别EV都数一数二。
同时,AION RT的3C+400V提供了不依赖于800V平台的快充,当然充电功率可能比不上800V平台,但相对而言对车载高压部件也就不用提出适配要求,不必升级为800V零部件。充电桩上,RT也不必特意寻求800V充电桩的支持,而是适用于目前最广泛的400V充电桩。
在3C+400V的配合下,RT充电10min续航200km,30%充至80%仅需18分钟。NE时代也曾测试过第二代AION V的充电速度,峰值充电功率180kW,峰值电流450A,峰值电压400V,15分钟快速补能330 公里。
电驱动上,650kW版AION RT同步采用了埃安自研的165kW多合一集成电驱,一大亮点在于“首次将高成本碳化硅应用于当前最主流400V平台”。相比IGBT,碳化硅的开关频率更快,开关损耗更低,加上埃安自研的控制算法,电控开关损耗降低50%,促使效率提高到98%,比同级车型多跑30km。
同样,SiC也多用于800V整车。SiC的成本要高于IGBT,耐高压、高频、耐高温,各种属性都使它尤其适用于800V平台。当SiC下沉到400V整车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整车带来了效率和续航提升的好处,但主机厂相应地需要承担比IGBT更高的成本。
一款A+级车,电动化方面采用成本较高的3C电池、SiC和快充,智能化方面搭载激光雷达、端到端的无图NOA方案,价格还定在16万元级。不难看出,AION RT控本压力山大,当然对C端用户而言确实很有诚意。
目前,AION RT还未正式上市,但已发布预售价,其中650km激光雷达版预售16.98万元,而王云龙透露,上市价会低于预售价。
03.
全球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2024年,广汽埃安定下“全球高阶智驾第一梯队”的目标。
为了实现该宏达目标,埃安不仅打造了高阶智驾双子星——第二代AION V和AION RT,更为两款车安排了国内30多个城市以及泰国等国外等市场的体验活动,展示无图智驾技术。
王云龙提到,埃安早就预判下一个赛道肯定是智能化决胜的赛道,这几年在持续地大力在发展智能化。经过2013年至2017年的探索期、2017至2021年的铺垫期,广汽埃安自2021年进入智驾质变期。通过全栈自研+深度合作的混合模式,埃安在三年间完成了激光雷达的首次上车、L2++智驾的量产、无图NOA的量产,并且在今年6月昊铂GT取得国家首批L3准入试点。
关于目前讨论火热的robotaxi,王云龙表示,埃安也在同步开发L4项目,预计明年项目将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