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松下集团旗下松下能源宣布,已完成4680圆柱形汽车锂离子电池量产准备工作。其位于日本西部的和歌山工厂将成为生产4680电池的母厂,新试行的流程将在全球其他工厂实施。
不过,最终量产将在汽车制造厂的电池最终评价结束之后。
到2025年3月,和歌山工厂预计将有约400名员工参与下一代电池的开发和生产。该公司的车载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国内生产据点除了和歌山工厂以外,还有住之江工厂(大阪市)、贝冢工厂(大阪府贝冢市)。
松下集团社长楠见雄规在当天的工厂改建仪式上指出,4680是“事业战略上的重要产品”,通过实现传统产品的大型化,说明“在将容量提高到原来的约5倍的同时,为了确保高质量和可靠性,在素材和机构设计的基础上,磨练了制造技术”。
松下集团社长楠见雄
4680的容量约为该公司以往电池“2170”的5倍,因此EV的续航距离延长,搭载的电池的数量也能减少,连接电池之间的作业变少,可以期待组装工序的效率化和EV成本的降低。
大圆柱量产频频推迟
松下的大圆柱量产已推迟半年有余。2023年5月,松下宣布将推迟4680电池芯的商业化生产,计划在2024年4月至9月开始生产(原计划是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原因是该公司希望提高电池的性能。
今年7月,韩国LG新能源公布,其位于韩国Ochang工厂的湿法正极4680电池生产线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按照规划,这些电池则将搭载到在美国生产的 Model Y 上。
马斯克四年前画的超级大饼——4680大圆柱电池进展又如何?
4680电池的身世相当坎坷。2020年发布以来,先后经历了产能瓶颈、技术缺陷、今年5月,马斯克还降低了4680电池的目标:宣布暂停裁员,但必须在年底完成降本目标——特斯拉自产的4680电池要比向松下、LG 新能源等供应商采购的同类电池便宜,据悉,特斯拉电池材料部门已裁员一半,4680电池部门则裁员超过 20%,目前只剩800人左右。知情人士透露,如果年底还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可能会放弃4680项目,停止在德克萨斯州Giga Texas工厂生产,转而依靠外部供应商采购。
特斯拉营收下滑,干法电极工艺瓶颈尚未突破
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下滑,汽车销售毛利率跌至2017年以来最低点,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8.5%,为15个季度以来首次。二季度略有好转,总营收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总毛利率为18.0%,与去年同期的18.2% 相比下降20个基点,与上一季度的 17.4%相比则有所上升。
在 二季度财报会上,特斯拉介绍了关于4680电池的量产进展,其中提到,今年7月,特斯拉双干法4680电池,已搭载到首辆Cybertruck原型车上,且已进入车辆测试验证阶段,但真正的量产还是在今年第四季度才能实现。
据悉,特斯拉在2018年收购了Maxwell,该公司拥有干法电极技术专利,可加快生产速度,节省成本,但是进展显然不尽如人意。 特斯拉C ybertruck车型 所搭载的4680电池也还是湿法工艺。
除此之外,今年4月,特斯拉开始陆续暂停制造售价2.5万美元的廉价车型、暂停研发更大的一体压铸车身、本该在今年投产的墨西哥下一代超级工厂至今仍未动工建设。
4680电池一度也看起来危在旦夕。
如此看来,这小小的一截电池,真的比SpaceX的“猎鹰”还要难搞。
与特斯拉专注4680电池不同,宁王的麒麟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路线已经非常成熟。各公司技术路线迥异,也和公司发展历程有关。
当年特斯拉生产处第一辆 Roadster时,因为没有电池供应商,所以只能选择18650钴酸锂电池。十几年来,特斯拉从18650到21700,再到4680,一直都采用的是圆柱电池,对圆柱电池怎么做能量管理,性能平衡已经有了大把的经验。
而比亚迪则在2003年就公开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就是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过,2022年,由比亚迪申请的一款正六棱柱电芯专利被曝光。2023年上半年,有消息传出比亚迪 目前非常关注大圆柱电池,董事长王传福“亲自建了个工作群研究大圆柱电池”。
宁德时代则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大圆柱电池
此外,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宁德时代都是宝马汽车大圆柱电池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