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巴斯夫多元方案,驱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

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上,巴斯夫以可持续材料创新为核心,展示了覆盖汽车轻量化、循环经济、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并推出多款关键产品。

图片

01.

轻量化与高规格解决方案

这次展览上,巴斯夫与威尔低碳科技合作开发的商用车塑料气罐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全球首个采用Ultramid®聚酰胺制造的气罐,相比铝制部件减重10-20%,相比钢材减重超50%

通过一体成型注塑工艺,省去传统金属焊接工序,降低了生产能耗。该材料耐爆破压力超50巴,抗紫外线性能良好,已通过严苛的安全认证。

图片

图片配文:Ultramid®聚酰胺商用车塑料气罐

阻燃型Ultramid® T6000聚邻苯二甲酰胺(PPA)这次也有展出,这款阻燃规格的Ultramid® T6000材料是专为电动汽车应用而设计,强度极高,是接线端子的理想选择。其填补了传统PA66PA6T之间的产品空白,尤其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下具有卓越的机械和介电性能。

图片

阻燃型Ultramid® T6000用于接线端子和高压排可提供出色的电绝缘,可以说是巴斯夫专为800V高压架构设计的,可承受- 40℃150℃1000次温冲循环,无卤阻燃剂避免金属腐蚀风险,并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在发生火灾时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

针对母排绝缘解决方案,巴斯夫也开发了Ultramid®挤出规格的长链聚酰胺产品,在配电系统中,母排负责传输数十至上百安的电流,包括将电流从充电口输送至电池包,或从电池包输送至电机。因此,保障输电过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图片

挤出母排绝缘技术通过防止电气击穿和短路,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性能表现。它能有效降低漏电风险,并在不同工况下保持稳定输出,从而提升电路系统综合表现。

此外,特种聚合物Ultrason® D 1010 G6 U40也有展出,其是基于聚醚砜(PESU)的共混物,在较低加工温度下流动性良好。低粘度的Ultrason® D规格在特定温度条件下,0.5毫米厚度对应的螺旋流动长度可达3.5厘米,能满足特殊注塑要求,为制造更小、更薄部件提供可能,节省组装空间

图片

据现场专业人员了解,其高温环境下电气性能非常稳定,相对温度指数(RTI)较高,CTI值比聚醚酰亚胺PEI)和聚苯硫醚(PPS)更高,介电强度也很高,同样采用无卤阻燃剂,0.4毫米厚度额定阻燃等级为V-0UL 94),达到PLC等级3CTI值为200V,有助于实现电子电气部件微型化。相比标准规格的PESU,使用Ultrason® D 1010 G6 U40可降低12.5%的加工温度,节约能源成本。非常适用于数据与能量传输、智能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中的高效节能部件,如精密开关、断路器、传感器、IGBT以及半导体部件等。

02.

可持续材料与循环经济

这次巴斯夫也展出了应用于起亚EV3 Study Car概念车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这是一款与现代起亚集团AVP本部基础材料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实验车型。该车应用8项巴斯夫可持续材料技术,覆盖多领域,旨在提升车辆综合性能并降低碳足迹。

图片

质量平衡与生物基材料:利用化学循环(Ccycled®)和生物质平衡(BMB)技术,将废弃塑料与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高性能工程塑料,如Ultramid®Ccycled® & BMB)与Ultradur®用于车身和内饰;Elastoflex®生物基聚氨酯含30%生物基成分,用于座椅缓冲,兼顾舒适与减碳。

可回收与再生材料:Infinergy® E - TPUPIR)采用工业后回收热塑性聚氨酯,经超临界发泡工艺制造轻量化隔音部件Haptex®生物基合成皮革不添加有机溶剂生产,替代传统皮革材料,减少超过52%温室气体排放;Acrodur®水性粘合剂无甲醛、低VOC排放,可以将其转化为轻质、稳定且耐用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家具、家居、汽车等领域。

循环经济与低碳工艺:Loop聚氨酯回收技术将废弃PU材料液化再生用于制造新部件,推动循环经济;水基涂料与生物基涂层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图片

碳减排方面,整车碳足迹较传统材料降低30%以上,Haptex®合成皮革贡献突出。资源效率上,Ccycled®技术每年可以转化大量的无法用塑料废弃物,减少对化石原料依赖,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减轻部件重量,提升电动车续航。

03.

智能驾驶与座舱创新

除了展示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电机、轻量化的解决方案以外,巴斯夫这几年也在慢慢探索如何将消费电子的解决方案应用到汽车的驾驶体验当中。此前巴斯夫与大陆集团合作开发的驾驶员识别显示屏(Driver Identification Display)就是消费电子技术向汽车领域迁移的典型案例。

图片

该技术集成了智能手机级的人脸识别与活体检测功能,通过隐藏式摄像头实现非接触式身份验证,确保车辆启动前的生物特征匹配。这一方案不仅防止车辆被盗,还支持车内安全支付,例如加油、停车缴费或应用商店消费,直接复制了智能手机的便捷支付场景。此外,系统内置的摄像头还可监测驾驶员注意力,预防疲劳驾驶,符合未来欧洲法规对驾驶员监控的强制要求。

在材料层面,巴斯夫为显示屏提供了高透光率涂层技术,确保屏幕在强光下的清晰度,同时提升抗刮擦性能,这与智能手机屏幕的耐用性设计逻辑一致。

在智能传感器方面,巴斯夫也有技术延伸,其为汽车传感器提供的雷达优化塑料,可支持毫米波雷达波的高效透射与吸收,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精度,这一技术与消费电子中5G手机天线的材料设计原理相通。此外,其Acrodur®水性粘合剂用于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制造轻量化车身部件,同时满足热机械稳定性要求,这与消费电子中可穿戴设备的柔性传感器基底材料开发思路一致。

图片

巴斯夫通过“轻量化+可持续+智能化”三位一体的材料战略,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其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单一材料的性能突破,更在于系统级的集成创新。未来,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由先进材料构建的移动第三空间,而巴斯夫,无疑是这一愿景的重要推手。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2025上海车展巴斯夫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