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DCM>™封装的技术背景和起源>
> > > > > > >丹佛斯>(>Danfoss>)的>DCM>™>(>Direct Cooled Module>直接冷却模块)是业内首创的一款针对于车规级功率模块的封装设计,其核心创新在于直接水冷散热设计,通过取消传统基板,将功率单元直接焊接在散热器上,显著降低热阻。>2016>年,丹佛斯推出>DCM>™1000>车规级功率模块平台,大批量应用在德国大众汽车上。>2022>年,丹佛斯硅动力部门和赛米控合并,成立了赛米控丹佛斯公司。通过整合两家公司的优势,>DCM>™1000产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了>IGBT>和>SiC的版本。>凭借领先的电动汽车功率器件的前瞻性设计以及卓越的产品性能,>DCM>™1000封装已经成为高性能电动汽车平台应用的标杆之作。>
>
>
>
>
>
>
>
>
>
>
D>C>M>™>1000>功率模块的封装>技术演进>
> > > > > > > > >作为>Semikron Danfoss>的核心产品,>DCM>™>1000>功率模块的封装技术经历了全面而深入的升级,以满足电动车对高效、高功率密度及高可靠性的需求。> >
>在电压等级方面,>DCM>™>1000>从最初的>750V>平台逐步扩展至>1200V>,适配不同电动车的电压架构,如>400V>和>800V>系统。同时,其电流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输出电流范围从早期的>200A>扩展至>700A>,功率覆盖从>100kW>到>500kW>,可广泛应用于混动车型到高性能纯电车型的不同需求。> >
>冷却技术的革新是>DCM>™>1000>演进的关键一环,从传统的风冷方案升级至创新的>ShowerPower 3D>直接水冷技术,通过其>U>型水道设计迫使冷却液形成旋转涡流来更好地进行热交换,再加上并联水道的散热方式,大幅提升了散热效率,降低了热阻。三直流端子设计将功率换向回路分布为对称的两部分,减小了模块的杂散电感,降低了关断时的过电压,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此外,材料创新也推动了模块性能的提升,包括采用>DBB>(>Danfoss Bond Buffer>)技术优化电气连接,将功率循环次数提高>20>倍以上,并能改善顶部垂直电流分布、降低热阻、提高芯片短路能力;以及引入高可靠性的注塑封装材料,增强机械强度和长期稳定性。> >
>>
在半导体芯片方面,>DCM>™>1000>从硅基(>Si>)>IGBT>逐步向碳化硅(>SiC>)>MOSFET>演进,充分发挥>SiC>器件的高开关频率、低损耗等优势,进一步提升系统效率,满足下一代电驱系统对更高能效和轻量化的需求。> >
>>
>
>
>
>
>
>
>
通>过>DCM™1000>功率模块实现>
>>
新能源汽车的系统级优化>
> > > > > > > >>DCM™1000> >功率模块通过高集成度设计显著降低系统成本,减少外围组件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整体解决方案。其采用> >SiC> >技术有效提升能效表现,助力电动车延长续航里程。模块化设计赋予系统更高的灵活性,支持定制化接口配置,大幅缩短客户产品开发周期。基于汽车级认证的工艺和材料,模块在严苛工况下仍保持稳定运行,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该平台具备出色的扩展性,单一封装即可覆盖从混动到纯电的全系列新能源车型需求。此外,创新的冷却技术简化了热管理系统设计,在提升功率密度的同时降低了工程实现难度,为整车性能优化提供可靠支持。> >
>> >
> >降低成本> >
高集成度设计减少外围组件,降低系统整体成本> >
汽车级可靠性和长寿命,减少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
>
>提升性能> >
SiC>技术提高能效,延长电动车续航里程> >
低杂散电感带来更小的过电压,提高了电压利用率> >
创新冷却技术优化散热,实现更高功率密度>
>
>加速开发> >
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配置,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标准化接口简化系统集成,降低工程实现难度>
>
>增强适应性> >
单一封装覆盖混动(>HEV>)至纯电(>BEV>)全平台需求> >
汽车级认证确保严苛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
>兼容扩展性> >
兼容>IGBT>与>SiC>技术,支持技术迭代升级> >
可扩展架构满足不同功率等级需求>
> >>
>
DCM™技术平台通过持续创新,为汽车电力电子系统提供了兼顾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优化解决方案,支持了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