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ueller>)称:>“>若不迅速改变现状,将无法排除(德国汽车)生产延误甚至中断的可能性。>”>而其口中的现状,便是中国稀土限制。无独有偶,>5>月底多名印度车企反映,由于中国稀土出口的限制,印度汽车可能在几天内陷入停滞。>
>
>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开采和加工地区,拥有>70%>的稀土开采和>90%>的稀土加工,尤其对于>重稀土>的加工,中国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
>本轮稀土出口限制是从>4>月初开始,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部分,中国商务部分别于>4>月>4>日和>9>日发布了第>21>号和第>22>号公告,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且同步启动打击稀土出口走私行动,严格限制其出口。>5>月,为响应中美经贸高层共识,中国商务部决定从>5>月>14>日开始,在>90>天内暂停上述动作,转而由其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审查之后,符合规定的将准予许可。但审核的过程比较慢。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我们看到一些审批正在通过,当然(过程)要比业界预期的慢,部分延迟与中国正在使用其新系统审批出口有关,而不是他们不允许出口。>”> >
>01.>
>稀土不稀有,中国第一、美国第二> >
>稀土本身并不稀有,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等金属元素的统称,元素种类就高达>17>类(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全球已知的稀土储量高达>1.16>亿吨稀土氧化物(>REO>),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排名第一,占比>38%>。其次是巴西>2100>万吨,印度>690>万吨,澳大利亚>570>万吨。美国储量也有>190>万吨,排名第七。值得一提的是>格陵兰岛>储量仅次于美国,为>150>万吨。作为对比,每年稀土的消耗量仅为约>20>万吨,目前整体供给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
>而之所以被称之为稀土是因为在>18>世纪被发现的时候,多数以稀土氧化物(>REO>)的形态存在,发现较少并且极难加工,因此被称之为稀土。> >
>从萃取分离角度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其中,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中稀土包括钐、铕、钆、铽、镝,重稀土包括钬、铒、铥、镱、镥、钪、钇。> >
>当前稀土元素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渠道。国内矿产开采、海外扩产开采和稀土回收>。>其中,稀土回收受稀土价格影响有所波动,原材料为磁体废料,>2023>年我国稀土氧化物回收约>3>万吨,当前还是主要依赖矿产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开采国,>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为>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其次是美国,产量为>4.5>万吨>,>其主要矿产地位于内华达州。排名第三是缅甸。此外,澳大利亚和法国也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稀土供应地区,尤其在中、重稀土的供应方面。>5>月>16>日,澳企>莱纳斯>宣布在马来西亚工厂成功生产出镝。而目前镝>100%>由我国生产,短期内若想替代依然存在很大难度。>
>
>
>
02.>
>稀缺的是产业链> >
>从储量上来看,全球稀土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产业链>。> >
>在自然界中,稀土往往以独居石、氟碳铈矿、黏土的形式存在,并且矿物中稀土的含量很低,均低于>10%>,因此被称之为粗矿。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稀土矿床,稀土含量仅为>5%>,铁含量占比>30%>。接下来便是对粗矿进行物理分离,提升稀土含量,使其达到>60%>左右,称之为精矿。紧接着便是通过化学方式,将稀土从精矿中溶解到溶液中,进一步去除杂质,得到稀土含量极高的溶液或者沉淀物。值得一提的是,黏土矿不需要进行物理分离,可直接进入化学工序。然后是提纯,通过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最终得到单一元素的稀土溶液。这也是整个环节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步。全球除中国和法国外,极少有国家可以完整提纯>17>种稀土元素。最后是制备成稀土氧化物,得到>99.9%>到>99.999%>纯度的单一元素稀土氧化物,以供下游使用。>
>
>
>
稀土氧化物> >
>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具体产品多为磁钢。以常见的>钕铁硼>为例>,磁钢的制备往往分为两段工艺。一是坯料加工,又称前道工序,即将镨钕金属、纯铁、硼铁镝、铽等原料制成钕铁硼毛坯。>本段工艺种难度最大的是配方的设计和降低重稀土的用量,典型的晶界扩散技术便用在该工艺中。二是成品加工,即将钕铁硼毛坯通过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方式制成钕铁硼磁钢。> >
>当前不论是稀土的精炼还是下游磁钢制造,中国都建立有完整的产业链。厦门金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从覆盖稀土开采、加工、磁钢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
>在稀土产业环节中,难度最高的是稀土元素的提纯。除中国外,目前在布局的国家有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
>其中,法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法国>Solvay>从>1948>年起在拉罗谢尔工厂便开展稀土分离工作,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便同>Solvay>合作发展稀土产业。根据规划,拉罗谢尔工厂将在>2030>年生产>4500>吨稀土氧化物,目前的产能是上百吨。除>Solvay>外,法国另外一家公司>Carester>计划在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建设一座稀土精炼厂,预计>2026>年投产,将生产>600>吨重稀土氧化(约占全球>15%>)和>800>吨轻稀土氧化物。但法国稀土储量极低,矿石需要从海外进口。>
>
>
>
值得一提的是,在>Carester>的项目中,日本为其投资>1.1>亿欧元,表现其对稀土产业的热情。>但在稀土产业的竞争中,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包括价格竞争>。>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日本就在积极的布局海外产业链,试图挣脱中国稀土产业的限制。早在>2011>年,原日立金属(博迈立铖)就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造了一家稀土磁铁工厂。但其生产成本要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成本,随着供应限制的解除,其产品在售价方面并无价格优势。该企业也于>2020>年关闭了这家工厂。> >
>03.>
>短期来看,关键还是依靠解除一切出口限制> >
>方案之一是购买总成类产品。和美国半导体限制一样,本次稀土出口限制同样不限制总成类产品出口。换言之,虽然没有办法直接购买磁钢类产品,但可以购买转子或者电机类产品。这就要求海外电机或者系统总成类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海外供应链切换至国内。但供应链的转移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供应链准入和供应商扩产都需要时间。> >
>方案之二是等待海外供应链的建立。按照目前进度来看,在今年年底左右海外将具备中、重稀土供应能力。该方案所需的时间甚至比方案一更久。> >
>因此不论如何,短期还是需要依靠限制的解除来恢复正常供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