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蜂巢能源已获smart电池项目定点,将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不仅面向国内,还包括海外市场。>
>“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项目已经接近定点,蜂巢能源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很高。”知情人士称。>
>蜂巢能源海外出货量一直占比较高,据董事长杨红新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透露,今年1-6月,蜂巢能源海外合计出货量达5.13GWh,海外出货占比高达30%。>
>在海外市场,蜂巢能源的主要客户为Stellantis与宝马>MINI>。>
>目前为止,蜂巢能源已经为Stellantis累计供货12.8万套电池包,为宝马MINI累计供货11万套。>
>尤其是与Stellantis的合作,可以说是蜂巢能源打开海外市场的一把钥匙。>
>2020年,蜂巢能源就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已正式签订6GWh的电池合同。>
>次年,PSA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成立>Stellantis集团>后,与蜂巢能源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双方采购总额到达了约160亿元人民币。>
>在Stellantis的规划中,到2030年,集团计划推出超过75款纯电动车型,全球纯电动汽车年销量目标为500万台。>
>其中,欧洲市场将全面转向纯电动车型,美国市场则计划将50%的销售车型转换为纯电动车型。>
>蜂巢能源显然是满足其电池需求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据了解,蜂巢能源不仅为Stellantis旗下的标致、雪铁龙、欧宝、菲亚特等品牌的电动车型供货,还与>PSA集团>的生产工厂合作了储能项目,均使用短刀电池进行供货。>
>为Stellantis供货的盐城二期工厂,使用了蜂巢能源第三代飞叠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出口欧洲的质量标准。>
>Stellantis在2024年的业绩虽然并不理想,但不管是停产多款旧车型还是减少经销商库存,都已经走过阵痛期。>
>2025年是Stellantis重回增长的一年,随着标致、雪铁龙等品牌的电动车型不断焕新,蜂巢能源的海外出货量也会愈发增长。>
>而本次拿下smart的电池订单,则是蜂巢能源海外市场的又一增长点。>
>此前,蜂巢能源给宝马MINI大批量供货已经验证了蜂巢能源的品控能力,以及其电池产品对“精品小车”的适配性。smart产品与宝马MINI车型相当,选择将蜂巢能源纳入供应链也顺理成章。>
>smart在国内市场中虽然声量不大,但是其2024年全球销量仍有近13万台,且业务已覆盖中国、欧洲、东南亚、南亚、大洋洲、中东、非洲等31个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在欧洲市场,smart借助奔驰的渠道,已在17个欧洲市场铺开316个销售服务网点和451个服务网点。smart的订单让蜂巢能源海外出货有了新的增长点。>
>蜂巢能源能顺利拿下多个海外项目的订单,靠的是“价值”逻辑。>
>如今的中国市场,大部分车企在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价格”因素要大于“价值”因素。在国内无限循环的价格战下,活下去是企业的第一选择。>
>但海外市场的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内卷到畸形的价格战,车企对供应商的考察也是以“长期价值”为核心。>
>比如丰田、特斯拉、宝马等都会筛选供应商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等,且会采取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并非追求短期的成本降低。>
>蜂巢能源的“价值”来自于短刀叠片电池。>
>一方面,叠片工艺因为不存在R角,比卷绕工艺的金属沉积更均匀,同体积下能做到能量密度更高,综合性能更好,这是制造工艺带来的天生优势。>
>另一方面,蜂巢能源制定的短刀规格,已经获得不少车企认可,比亚迪、吉利,甚至小米,都已经使用短刀规格的电池。短刀电池正在成为方形电池标准化的一个新选择。>
>尤其是在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飞叠产线,其生产效率可以媲美传统的卷绕工艺,海外车企看中了其产品的成长性和未来的“长期价值”。>
>在装车量上,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蜂巢能源以10.5GWh的装车量排名全球第10,同比增长110.1%,是全球前十中唯一的装车量翻倍的电池企业。>
>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海外客户订单,是蜂巢能源出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同时也为国内部分企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国内市场因价格战而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变弱时,不如往海外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