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比亚迪“SEAL(海豹)”及比亚迪日本法人社长东福寺厚树(2024年6月,东京都涩谷区)>
“轻”型汽车作为日本国内独有的汽车规格,一直受到保护,欧美也曾尝试进入这一市场,但均无功而返。而比亚迪打算挑战这一“圣域”。据称,2023年访问日本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眼目睹了满大街行驶的轻型汽车之后做出了决定……> >
中国的纯电动汽车(EV)大型企业比亚迪(BYD)将涉足日本的轻型汽车(日本国内独有的汽车规格,指符合排量在660cc以下等条件的小型车辆)市场。比亚迪以低价格为武器迅速扩大销售,并积极进驻海外市场。此次将在设计、功能和销售方法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此扎根日本市场。日本的轻型汽车一直在自主规格下受到保护,比亚迪是否会对日本企业构成威胁?日本国内各家车企正密切关注其动向。>
在位于中国南方的比亚迪的研发基地,为赶在2026年下半年投放日本市场,该公司首次开发的“>轻型EV>”在测试道路上进行的行驶测试正渐入佳境。>
>
>
>
比亚迪决定涉足日本轻型汽车市场的契机是2023年10月在东京都内举办的日本移动出行展。据说,当时到访日本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眼目睹了满大街行驶的轻型汽车之后做出了决定。>
比亚迪虽然拥有低价格的小型EV“海鸥(Seagull)”,但日本法人社长>东福寺厚树>表示:“考虑到日本消费者的理解与接受度,将产品纳入已有50多年历史且享受税制优惠的‘轻型车’类别,是更为合适的方式”,这成为比亚迪涉足日本轻型汽车市场的依据。>
在日本的汽车市场,欧美的海外企业也曾多次发起挑战,但都无功而返。虽然一部分高档车还算畅销,但要进入作为日本独自规格的国民车的“轻型”市场则面临巨大阻碍。2001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当时)旗下的公司进入,但很快便退出。如果凭借EV涉足这一市场,门槛则更高。 >
>开发周期仅为2年>
为了突破日本轻型汽车这一“壁垒”,比亚迪自主研发了轻型汽车专用底盘。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圈定了畅销车型。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车身高度、便于上下车、收纳空间加大的“超高顶旅行车(Super Height Wagon)”。按车名来看,销量居首的本田的“>N-BOX>”和大发工业的“Tanto”均属该车型。>
在王传福董事长的号令下,比亚迪于2024年9月着手开发轻型EV。开发周期定为两年左右。而实现这一开发速度的关键是比亚迪的自产化生产体制。>
比亚迪的祖业是手机电池。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2005年首次以比亚迪品牌推出了发动机汽车“F3”。不过,当时由于产量很少,无法稳定采购高品质的零部件,因此决定启动电池和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的自主生产。 >
通过自主生产占EV生产成本大部分的车载电池,竞争力得到了飞速提升。>
>
>
>
>
比亚迪以价格竞争力为武器,2021年宣布了进军海外的计划。以积极推进电动化的挪威为开端,相继进驻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场。目前业务已拓展至10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的累计销量也超过100万辆。 >
比亚迪2024年的年销量为427万辆,超过了日产汽车和本田。在日本车占据优势的东南亚,比亚迪也在扩大份额,2025年已将销售500万辆的目标纳入视野。>
>
>
>
>
不过,比亚迪在2023年起涉足的日本乘用车市场持续苦战。虽然推出了纯电动SUV“ATTO 3 ”和小型EV“海豚(Dolphin)”等,但截至2025年5月的累计销量仅为5120辆。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决定进入轻型EV领域,以此作为提振日本市场销售的推动力。>
>销售方法也将采用“日本式”>
除专用底盘之外,比亚迪还考虑采用将电池组用作车身地板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力争同时确保电池容量和车厢空间的宽敞。还将采用竞争对手日产的轻型EV“>Sakura>(樱花)”和三菱汽车的“eK Cross EV”等EV上很少使用的滑动门。因为N-BOX畅销的原因之一正是滑动门。>
> >> >
>在充电方面,将支持日本独有的快速充电标准“CHAdeMO”。还将考虑搭载紧急情况下可将纯电动汽车作为电源使用的“V2H(Vehicle-to-Home,车辆供电至家庭)”。续航里程将以“Sakura”的180公里为目标,力争实现更远的距离。 >
销售方法也将采用日本式。领先的美国特斯拉和韩国现代汽车采用在线销售,但比亚迪则设有实体销售店,重视面对面销售。截至6月,在日本的销售网点数已扩大至36个都道府县的63处。计划2025年内达到100家门店。>
>
>
>
>
备受关注的价格方面,比亚迪日本法人表示“瞄准250万日元以内”。考虑设定在比“Sakura”(259.93万日元)更便宜的价位。加上补贴,力争让消费者能以不到200万日元(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82万元)的价格购买。>
轻型汽车占日本新车销量的近4成。由于是日本独自的规格,欧美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批评这是“非关税壁垒”。虽然长期处于没有外部压力的风平浪静的状态,但随着开始席卷全球的比亚迪的加入,日本企业也不得不绷紧神经。 >
2024年度在轻型汽车销量上位居首位的铃木计划在2030年度之前在日本推出6款EV,2025年度将上市该公司首款量产EV“eVITARA”。铃木社长铃木俊宏表示“在借鉴(比亚迪)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将保住轻型汽车市场”,做好应战准备。 >
大发提出到2030年将在日本国内销售的新车全部变为包括混合动力车(HV)在内的EV,但由于认证测试造假的问题,EV开发被推迟。 >
比亚迪将正面挑战长期以来被视为“圣域”的日本轻型汽车市场。而且是以面临逆风的EV参战。这不仅事关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对日本企业来说也将迎来关键时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