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中国企业瞄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围日本出光兴产

纯电动汽车(EV)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最早将于2026年启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必须先于电池量产全固态电池特有的材料,即固态电解质。从推进这种材料量产的情况来看,也可以了解什么样的全固态电池今后将成为主流。

  

出光兴产在硫化物类的

开发方面压倒其他企业

从结论来说,量产方面进展最快的固态电解质是被称为硫化物类的材料。作为其原料的是硫化锂。目前,在这种硫化锂以及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的生产方面行动较快的厂家之一是日本出光兴产。

图片

出光兴产在全固态电池、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和硫化锂领域的专利申请数与其他公司的比较(来源:日经XTECH拍摄的出光兴产的解说板)

出光兴产透露称,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硫化锂相关的专利申请数为19件,高居首位,达到第2位的近2倍,从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来看,出光兴产也以223件排在第2位,正在接近第1位。用于相关量产的投资额达到约213亿日元,也绝不算少。

图片

出光兴产生产的硫化锂粉末(来源:出光兴产)

  

中企也在现实路线上选择硫化物类

出光兴产的竞争对手目前几乎都是中国厂商。

图片

出光兴产和中国企业的动向汇总(来源:日经XTECH)

中国企业打算使用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大致分为3类。即(1)多数中国制造商迄今为止研发的半固态电池的延伸——氧化物类材料和聚合物的组合、(2)被认为是下一代固态电解质的卤化物类材料、(3)与丰田等相同的硫化物类材料。

推进卤化物类材料研发的,除了松下和京都大学等日本的大学以外,几乎都是中国的研究机构。似乎是为了弥补在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方面落后的局面,想要掌握新材料的专利。

不过,将卤化物类材料列为不远将来的全固态电池候选材料的只有中国清陶能源发展集团(Qing Tao Energy Development)等少数派。大多数选择(1)或(3)。特别是最近选择(3)硫化物类材料的厂家不断增加。对于力争在1~2年内实现电池量产的制造商来说,硫化物类材料似乎是最现实的选择。

  

至少8家企业将量产硫化物类

目前,正在量产硫化锂和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的中国厂商至少有8家。可以说是形成了出光包围圈。

出光的具体竞争对手之一是中国广州的化学材料巨头光华科技(Guangdong Guanghua Sci-Tech:GHTECH)。光华已建成年产能300吨的硫化物类材料的生产线。但目前的实际产量似乎并不多。该公司表示,如果今后需求增加,准备将生产规模扩大至年产3000吨。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中国云南省的恩捷(SEMCORP)也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用硫化锂和硫化物类材料。据悉今后将投资约3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固态电解质的工厂。

图片

恩捷(SEMCORP)生产的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成膜形成的薄片(来源:恩捷)

中国企业中最早从事硫化物类材料生产的是电池材料巨头贝特瑞新材料集团(BTR)。2021年起开始销售含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材料。但产量未公布。

  

与宁德时代合作而受到关注

中国有研新材料(Grinm Advanced Materials:GRIAM)2024年11月与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展开合作后而迅速受到关注。目前正在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高纯度的硫化锂。

在横滨设有研发中心的中国高能时代新能源科技(GTC-Power)也在宣传正在生产高纯度的硫化锂。

图片

中国高能时代新能源科技生产的高纯度硫化锂

该公司主张纯度达到99.9%以上(来源:高能时代新能源科技)

此外,还出现了投资规模堪比出光兴产的企业。中国中科固能(CASOL Energy)投资10亿元,正在建设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的量产工厂。在2030年目标中提出,进一步投入50亿元,实现全固态电池本身的量产。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固态电池出光兴产光华科技恩捷贝特瑞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