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蜂巢能源全球锂电创新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建的固态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签约揭牌仪式。>该研究中心有望借助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固态电池先进材料技术上的优势及蜂巢能源领先的研发实力>,快速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转化落地。>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渐成趋势,“里程焦虑”、“自燃”等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成为行业公认的“痛点”,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性和高续航的需求,固态电池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
>
>
>
> > > > >
>在工信部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动力电池性能的第一指标能量密度提出,“到>2025>年、>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需达到>400wh/kg>、>500wh/kg>”,这一技术指标已接近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天花板。为提升电池性能,降低安全风险,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内的有识之士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固态电池。根据>IDTechEx>的一份报告,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60>亿美元。>
>
>
>
>
> > > > >
>固态电池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已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共识。>谁能先一步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有机会制定行业规则。> >
>为此,包括大众、三星、宝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跨国巨头均将其作为重点研发领域。>作为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年轻企业,嗅觉敏锐的蜂巢能源自然也不错过这个市场机遇,固态电池也是其重点布局的下一代技术。>
>目前,蜂巢能源在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有所突破,率先推出了首款基于无钴材料体系的>“>不起火、自愈合>”>的新电芯>—— >果冻电池。> >
>根据规划,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在量产车上应用示范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