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537.4>万辆,市场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超过>30%>。传导到动力电池环节,市场基于>EV>、>PHEV>(含增程式)等不同车型,也开始体现差异化需求。> >
>对于电池企业而言,谁能快速响应市场新阶段对电池共性及个性化的需求,谁就能掌握市场配套增长的流量“密码”。> >
>9>月>25>日,蜂巢能源邀请国内主流媒体走进位于盐城的全球首个飞叠量产应用基地,近距离探索蜂巢快速发展背后的流量密码。> >
>规模化飞叠应用释放产能 满足更大规模交付> >
>媒体一行在蜂巢能源工作人员引导下,首先参观了盐城二期基地投产的>9>条飞叠短刀电池产线。> >
>媒体从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盐城基地是蜂巢能源首个率先导入飞叠技术的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整个二期项目包含>9>条飞叠电芯产线和>9>条相应的模组>PACK>产线均正式投产,主要生产>62Ah>、>90Ah>、>142Ah>等主流短刀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性价比等方面极具优势,正在为吉利、长城、>Stellantis>等客户大量供货。> >
>>
随后,媒体来到一期,进入蜂巢能源最核心生产工艺——飞叠产线进行参观。在现场,飞叠正以>0.125S/pcs>的超高效率生产极片。媒体可以近距离观察到飞叠布满了>CCD>监测设备,每一片极片表面光滑无折痕,极片堆叠整齐无错位。> >
>据悉,该产线集合了蜂巢能源最先进>“>飞叠>”>、热复合、激光直焊工艺、>0.35mm>铝壳、圆形光斑焊接、>CCD>等多种先进技术,采用全自动化、>AI>智能化生产模式,单条电芯产线最高生产效率可达>24PPM>,即一分钟可以生产>24>支短刀电池,相较于国内主流的>12-14PPM>叠片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
>据技术人员介绍,不同于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Z>叠工艺,“飞叠”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再裁切成片,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由此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难题。此外,“飞叠”同时集成叠片,热压功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产线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品质。> >
>依托于飞叠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制造优势,蜂巢能源整个盐城基地正在上演产能释放加速度。截至目前,盐城基地>L400 62Ah>短刀飞叠电芯已量产超过>110>万支,折合电池包>11000+>套,一期首条短刀飞叠产线产能利用率高达>90%>,创造了短刀电池爬产效率新纪录。> >
>“短刀+飞叠”产品矩阵 形成差异化市场优势> >
>复盘方形电池叠片技术发展史,可回溯至>2018>年,成立之初的蜂巢能源就率先将叠片工艺用于方壳电池制造,并引入车规级标准,由此开启了动力电池叠时代。> >
>经过过去几年的迭代与进化,由蜂巢能源提出的长薄短刀电芯>+>叠片工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主流电池企业的认可,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推出相应产品。> >
>行业主流共识是,叠片工艺更高能量密度、更稳定内部结构、更长循环寿命、更安全等特点,不仅非常匹配长薄化的电芯,还与大容量电芯生产有着更高的适配度。> >
>但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叠片工艺的生产效率,是目前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而蜂巢能源于>2022>年电池日发布的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飞叠,实现了>0.125S/pcs>的叠片速度,实现了效率与卷绕工艺的持平,最终在效率方面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再一次引领了行业的走向。> >
>分析认为,随着飞叠技术的规模化导入和应用,将真正解决长薄短刀电芯的极简化、集成化、智能化智造,满足更大规模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高效率、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要求,而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
>与此同时,在储能电池领域,蜂巢能源也在采用基于短刀+飞叠的产品技术矩阵。> >
>差异化市场优势带来亮眼市场表现> >
>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就目前公司发展的情况及市场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与到访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 >
>杨红新表示,盐城基地作为首个>“>飞叠>”>大规模应用的生产基地,为飞叠在蜂巢能源其他基地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除盐城基地之外,蜂巢能源上饶、成都基地也陆续引入飞叠设备。随着海外基地建设平稳推进,>“>飞叠>”>也将根据节奏规划>“>出海>”>日程。> >
>谈及近期客户拓展,杨红新表示依托于“短刀>+>飞叠”高效率、高品质产品矩阵优势,再加上在产能部署上的前瞻卡位,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获得了众多车企的认可。今年以来陆续供货理想>L7>、吉利银河>L7/L6>、东风岚图追光>/>梦想家、哈弗猛龙>/>枭龙等知名车企的畅销车型。在>PHEV>(含增程式)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从工信部发布的车型公告看,>6>月以来,蜂巢能源配套的插混车型已接近>20>款,已经深度进入主流车企的供应链。> >
>储能业务同样取得骄人成绩。国内方面,蜂巢能源目前已在广东、江苏、河北、甘肃、浙江、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规模储能项目交付并网。海外方面,蜂巢能源已经在欧洲获得多家企业储能业务定点,涵盖工商业储能、便携电源、牵引动力等多个领域,总量超>20GWh>。> >
>值得一提的是,无钴电池作为蜂巢能源创新研发的全新品类电池,已经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开始大量出货。目前在国内主要供应某大型车企,今年出货无钴电芯预计可达>160>万只;海外已经与美国某储能系统上市公司达成供货协议,>2024>年初开始供货,仅这一家储能客户预计每年供应无钴电芯就达到>80>万只,动力电池市场客户预计会再扩展,所以后面无钴出货量会快速提升。> >
>>
>随着新基地产能不断释放,未来蜂巢能源出货量将迎来大幅度增长。最新的行业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8>月份,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跻身至第六位,>1-8>月装机量排名位居第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