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NE快讯】龙泉吉利工厂首台产品下线;赣锋锂电新一代电池发布;太蓝新能源与南都电源签署合作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

龙泉吉利工厂首台产品下线

赣锋锂电新一代电池发布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 太蓝新能源与南都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2.

龙泉吉利工厂首台产品下线

12月20日,龙泉吉利工厂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首台产品下线仪式举行,标志着吉利智能热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

自动视觉检测、自动氦检、自动压装、自动拧紧、自动EOL测试……当天,人员在龙泉吉利工厂一期项目生产车间看到,首个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后,缓缓从传输带中送出,并顺利通过终检。这意味着首条生产线已初步具备量产攻坚的能力。

吉利智能热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是龙泉招商引资的里程碑之作,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去年8月正式签约后,龙泉市按照“极简审批”模式,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仅用43个自然日,创造了龙泉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新标杆”。项目一期主要建设热管理集成模块、电动压缩机以及空调系统总成生产线。

此次下线的吉利全新一代域控式热管理集成模块,将冷却液侧的全车水泵、阀、传感器、水壶和板换等高度集成,有利于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寿命以及能量回收和利用、提高座舱舒适性,并减少了组装工时,满足车辆降成本、轻量化和智能化的需求。龙泉吉利工厂力争在2025年3月底将此产品达到量产状态。

02.

传宁德时代考虑港股上市

12月19日,赣锋锂电发布了其全新一代电池,赣锋锂电新一代软包CTP一体化电池,融合了“超级平衡”、“超级安全”、“超级集成”、“超级防护”、“超级温控”和“超级算法”六大技术创新

据了解,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190Wh/kg,处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顶尖水准,并支持超10C高倍率放电,兼具大容量与高功率,为电动车提供更强劲的动力输出。在安全性上,电芯与电池PACK本体双安全,在电芯层级可以满足多点针刺不起火不冒烟,通过创新设计聚丙烯PP绝缘层/PET+尼龙绝缘层/耐高温绝缘层/高强度绝缘层,四重迭奏,利用新型复合材料实现导隔反热一体化设计,高低压分离实现热电废分离,定向排气排废进行秒级泄压和泄温,即使在针刺、高温、形变等极端条件下也可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保障。

在集成效率方面,新一代电池成组效率达到全球领先的74%。通过研发设计优化,模组物料减少50%,生产效率提升30%。这款电池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还为整车设计创造了更大自由度。

此外,温控性能的突破则是该电池的一大亮点。搭载直冷技术,实现了快速且高效的冷却效果。结合先进的BMS智能算法,新电池实现对500V与800V高压平台的全面兼容,不仅缩短了开发与测试周期,其精度和稳定性也远超行业标准。

作为龙头企业之一,赣锋锂电在2023年投产了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基地,并计划推出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第二代固液混合电池。

03.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 太蓝新能源与南都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9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蓝新能源”)与南都电源正式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平台优势,通过重点项目合作,整合双方领先的技术研究能力,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工作,推进固态电池技术创新、技术应用与产品迭代。

此外,双方还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通过自主谋划、产业带动、资源互换等方式,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推进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及民用领域规模化应用。

太蓝新能源专注于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相关专利增速保持行业领先。其独创自研技术成功解决了固态电池行业普遍面临的规模化量产难、良品率低、大批量装车成本高的问题,为最有希望率先完成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

太蓝新能源于今年 4 月发布世界首款 120 Ah、720 Wh/kg 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电量为液态锂电池 3 倍,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的行业纪录。11 月提出 “减材制造” 理念,提高电池的本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基于这一理念,太蓝提出4-3-2-1技术路线,逐步减少电池中的隔膜、电解液和负极材料,优化固态电池结构,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实现。

此次战略合作将有助于太蓝新能源加强与固态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联动,深化行业合作,促进产业生态的融合与发展,抓住固态电池技术的成长机遇。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NE快讯吉利赣锋锂电太蓝新能源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