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580kW、30511rpm、1000V的电驱是怎么样炼成的!

此前,比亚迪发布了580kW的高速电机,其转速达到了30511rpm,电机功率密度也到了16.4kW/Kg。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与电磁设计的协同,在物理极限下释放电机潜能,最终实现性能、效率与空间利用的多赢。

其实早在发布之前,比亚迪的这款580kW电驱就闹的沸沸扬扬各种猜测,本期笔者就进一步聊聊这款高转速、高功率、高电压电驱是如何构成的。从材料、结构、工艺三个视角来看其各个性能指标。

01.

30511rpm是怎样突破的

提高转速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加速与极速提升,高转速电机可在相同时间内输出更多动力,缩短加速时间也就是加速响应更快。而且高转速允许电机在相同功率下体积更小,可带来驱动系统的小型化以及增加电机功率密度。

其次,高转速也可使电机工况的适配性增强,高转速电机在高速巡航时可降低定子电流频率,减少涡流损耗。配合定转子磁路优化,可使电机在宽转速范围内保持高效。

要解决高转速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其带来的离心力、振动等难题。 比亚迪通过采用1000MPa高强度硅钢片、航空铝端板及粘接工艺 ,为高转速提供物理支撑,形成“材料 - 结构 - 转速”的正向循环。

材料方面,比亚迪的转子冲片采用了1000MPa高强度硅钢片,相较于普通硅钢屈服强度提升了138%,能够有效承受30000rpm带来的巨大离心力。高速运转下转子承受的离心力和交变应力显著增加,因此需要材料具备更高的屈服强度以确保可靠性。

那比亚迪的这个1000MPa是个什么概念!

一般来说屈服强度主要取决于硅钢片的牌号和具体工艺,常见的电工硅钢片 (如35WW系列、50WW系列等) 的屈服强度范围在 180MPa至300MPa之间。 低损耗牌号 (如35WW250、35WW300) 的硅钢片,屈服强度通常在200MPa左右。 高强度转子硅钢的屈服强度通常不低于500MPa ,18000-20000rpm高速电机的转子冲片通常采用屈服强度≥600MPa的无取向硅钢材料。 小米的V8s电机转速在27200rpm,其屈服强度在960MPa。

能把转子硅钢的屈服强度强化到1000MPa,还要兼顾强度与韧性,这需要在强化工艺上做突破。 在无取向硅钢中,材料强化通常通过细晶强化、位错强化、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等机制实现 ,但不同方式对力-磁性能的协同调控存在显著差异。

细晶强化通过晶界钉扎位错提高强度,但过量细化(如<150µm)会因晶界阻碍磁畴壁迁移导致铁损升高;

位错强化依赖未再结晶区的高位错密度提升强度,但退火过程中位错密度降低会弱化强化效果,同时位错应力场加剧磁滞损耗;

固溶强化中Si、Al等置换元素可平衡电阻率与磁各向异性,而间隙型元素(C、N)虽强化效果显著却严重劣化磁感;

析出强化以共格纳米析出相 (如BCC结构Cu相) 为核心,既能通过Orowan机制提升强度,又可减少磁畴钉扎,兼顾高频铁损优化。

然而,实际应用中需权衡强度提升与磁性能损耗,例如3.2%Si硅钢需将晶粒尺寸控制在150µm左右,同时优先选择Cu析出相而非碳氮化物,以实现力、磁性能的折衷优化。

目前国内生产屈服900~1000MPa级别的高强度硅钢片的企业很少,公开的专利倒是有一些,其是 采用“离线淬火+高温回火”工艺,形成含Cu纳米亚稳相弥散析出及Zr和/或Mo碳化物沉淀析出,配合固溶强化,使所生产的钢板具有高强度、优异的低温韧性,但生产成本都比较高。

转子的端板磁路用的是航空铝合金 ,航空铝合金( 通常指的是7系列的铝合金) 强度比ADC12压铸铝高159%,通过热处理强化,结合拓扑优化设计,可实现轻量化与高刚性的平衡。举个例子如7075-T6航空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在500-570MPa之间,而ADC12的抗拉强度通常在250-300MPa左右。这样的数据对比能直观展示两者的强度差异。比亚迪电机选择航空铝端板,正是基于其对30000rpm超高离心力的极限承载需求。

结构方面,比亚迪在转子电磁设计方面采用了新型高强度双U结构。对比传统的双V结构,加强筋的数量由6个增加到9个,这不仅使电机的转子的强度提升了17%,还优化了应力分布,使转子在高速运行时更加平稳可靠。

比亚迪还自主开发了电涡流位置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在设计上能够较好地适应这种高转速的发展趋势,其信号延迟在4微秒以内,转子位置误差小于10分。比传统旋变位置传感器精度提升了三倍以上。

工艺方面,比亚迪的转子铁芯采用的粘接工艺,大幅度提升了转子铁芯的轴向刚度。相较于传统的铆接工艺。轴向高度提高了161%,电机的NVH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改善,振动值减小2DB以上。为了在30000rpm有效固定磁钢,比亚迪还自主开发了专用磁钢固定涂层,使磁钢的固定强度提升2倍,能够将磁钢牢牢地固定在磁钢槽内。

02.

1000V是怎么样构成的

比亚迪的千伏高压平台架构是将动力电池、驱动系统、充配电系统、电动空调等五大系统全部升级至1000V。高压对于电驱而言可使综合效率提升,但是却要重新设计各种技术细节,包括电机绝缘漆膜、功率模块等。

功率模块方面,1000V电压平台要求功率模块电压一定要达到1500V为攻克这一难题,比亚迪自主开发了1500V耐压的碳化硅功率模块,采用双面银烧结工艺和高耐温封装技术。功率模块可耐受高达200度的节温。晶圆布局采用了对称结构,杂散电感可降至5nN

图片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采用了一体化叠层激光焊接技术,降低了功率回路的电感,确保电控系统的高功率输出。基于整车大数据,比亚迪还开发了极致性能的控制策略。功率模块输出电流高达1000A。使高电压和高电流得到完美结合,使电机的性能得到充分释放。

安全设计上,比亚迪专项攻关了一款1500V1200A的能量源切断开关,能够在2毫秒内主动切断电机与电控的电气连接,确保30000rpm下安全无忧。同时比亚迪可动态监控20种以上的关键变量,实时掌握安全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主动切断,安全可靠。

图片

绝缘方面,比亚迪的自研绕组漆膜相较于传统漆膜介电常数降低了41%,PDIV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提升了13%,击穿电压提升了8%,漆膜厚度降低了15%,完全解决了1000V高压平台定子铜线绝缘的技术难题。

从发布会的图片来看,比亚迪用的是聚酰亚胺(PI)材料,PI的介电常数在3.0-3.5(1MHz),拉伸强度100-150MPa,长期使用温度200-300℃,对多数有机溶剂、酸、碱耐受性较好。

03.

580kW是怎么样铸成的

580kW电机相当于一台V12的发动机的性能。但体积只有V12发动机的4分之1。要想提升电机的功率,需要优化多物理场的耦合,在电磁、热、力、控制等多维参数空间中寻找最优解。上述的高压架构确实能也直接影响功率密度,但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比亚迪的580kW高功率电驱是通过材料革新、结构优化与高压架构深度融合,构建的一套极致的电驱系统。

材料方面,比亚迪的磁钢是采用的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稀土永磁材料N50EH高能积分段磁钢,磁性能提升18%。通过磁钢分段技术,切割涡流通路,降低高频涡流损耗44%。另外,通过定转子磁路优化设计,采用转子直极的设计方案,使电机功率提升了7%。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机功率,比亚迪还采用了定子饱和磁场设计方案,将峰值工况的磁感应强度从1.9T提升至2.1T,从而将磁钢材料的饱和特性发挥到极致,能使电机功率提升5%。定子铁芯也采用的0.2mm的硅钢片,可显著降低铁损,而且频率越高铁损降低的幅度越大。零跑的盘古油冷电驱,就是用超薄0.20mm硅钢片,深蓝量产的原力超集电驱2.0,也是用的超薄低损定转子硅钢片0.20mm。

结构方面,比亚迪在定子上做了电磁性能优化,绕组层数、槽数和极数的搭配会影响电机的电磁性能,比如铜耗、功率和噪音。比亚迪是通过AI仿真对比6/8/10/12层绕组方案,发现6级72槽10层绕组短距的设计方案综合性能最佳。

10层绕组方案,对比6层、8层、12层方案总铜耗最低,相比6层绕组方案总铜耗下降了21%。短距绕组设计方案可显著削弱5次、7次谐波,减少高频涡流损耗,使峰值功率提升了11%。并且如果采用整体叠绕的连接方式,还可降低定子组件沿轴向的两端之间的高度,以减少铜线的使用长度,降低成本。6级72槽短距绕组的主磁场设计方案,综合提升了定子磁场的正弦度,使NVH降低了5dB。

上述也有提到其转子采用的是双U拓扑设计,其还有另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磁钢的可布置面积更大,数量也更多。单级下磁钢的数量由4个增加至7个。通过优化磁场分布,显著提升了磁钢聚磁的效果,将外部分散的磁场更多的聚集到内部,从而提升了转子磁场强度,最终使电机功率提升了15%。

除了定子和转子的设计外,比亚迪在定转子之间还采用了超大气隙设计,使得峰值功率在14000rpm的时候就能达到580kW,还能确保在30000rpm时有524kW的高功率输出,保证高速区持续大功率输出。

气隙在电机磁路中属于非磁性材料区域,其磁导率相对于电工钢片来说非常小,也就是说其磁阻非常大。通常,较小的气隙可以减少磁阻,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比亚迪的超大气隙设计本身不直接提升峰值功率,但通过降低机械损耗、优化散热和动态响应,为电磁设计提供冗余空间,可间接支持峰值功率的发挥。

举个例子,气隙增大会导致磁阻增加,需更强的励磁电流来维持磁场强度,会牺牲部分效率。比亚迪是通过采用双U转子拓扑来增加磁钢数量,提升聚磁效率,来抵消气隙增大带来的磁路损失。同时大气隙设计还可以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降低电机的噪音水平。

为应对高功率下的散热挑战,比亚迪构建了电驱冷媒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外置电控油泵加速油冷循环,并在转子轴内嵌入冷却通道,实现从内到外的立体散热。解决了连续急加速时的过温问题,确保了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结合 0.2mm 超薄硅钢片与定子翅片设计,电机在30000rpm高速运转时仍能将温度控制在 30℃以下。

此外,要使电机稳定输出,传动设计也至关重要。比亚迪采用了四行星平行轴传动结构,通过多级行星齿轮组的优化布局,在实现10.9大速比的同时,将轮端扭矩提升至5500N・m(较传统两行星结构提升22%),动态差速响应能力提升72%,关键传动部件疲劳寿命提高45%。

为应对齿轮系统在306km/h(转速对应在30000rpm) 极限线速度下的失效风险,应用航空级精密加工工艺将齿面精度提升至4级,齿形误差控制在0.004mm以内,并通过独创的微纹理设计使抗胶合能力增强42%。

针对轴承在142km/h线速度下的润滑难题,比亚迪开发了多维度喷油控制系统,实现润滑油膜厚度≥12μm、温升≤18℃的精准控制,换热效率较20000rpm工况提升78%。

在NVH 优化方面构建三维降噪体系,电机采用谐波磁场抑制技术降低特定频段噪声6dB(A),传动系统通过微米级曲面修形使传递误差减少75%,电控系统应用自适应谐波注入算法实现全频段降噪6dB(A),最终使总成噪声在30000rpm工况下降低6DBA。通过1000小时强化耐久试验及极端工况验证,系统效率达97.2%,持续运行可靠性超过99.99%。搭载该系统的全新车型实现0-100km/h加速≤3.5s,高速工况噪声控制在72dB(A)以下,综合能耗降低8.3%。

总结.

高电压通过降低电流损耗、提升转速潜力,为高功率输出提供物理基础;而高功率需求又倒逼电压平台升级与器件技术突破。未来电驱系统将沿着 “更高电压→更高功率密度→更优能效” 的螺旋路径发展,同时需在成本、可靠性和用户体验间寻找平衡。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比亚迪高速电机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