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汽荻原数字化新工厂开工>
> >◎>极氪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 >
◎>北汽蓝谷拟更名为北汽极狐>
> > > > > >01. >
>广汽荻原数字化新工厂开工>
>>
>2月15日,广汽荻原数字化新工厂在番禺汽车城开工建设,打造零部件技术创新策源地和智能化标杆工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番禺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月月有动工”的部署。> >
>项目占地124亩,总投资预计超过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聚焦电池壳、副车架及车身件产能跃升,2026年1月投产后,将实现年产能12.5万台电池壳、20万台钢铝副车架及13万台轻量化车身零部件。二期工程聚焦模块化一体式压铸技术突破,布局万吨级超大型压铸设备与精密加工产线,规划2026年10月建成10万台套前机舱、后地板压铸产线。预计两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26.3亿元,年税收不低于8750万元。 >
>02.>
>极氪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
>历时三个月,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这场涉及三家上市公司、涵盖美、港、欧三地交易法规的重组交易告终。2 月 14 日,吉利汽车和极氪公告,极氪完成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交易后,领克由极氪和宁波吉利(吉利汽车子公司)分别持股 51% 和 49%,新公司命名为极氪科技集团。极氪称,这是 2020 年以来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合并,交易金额达 93.67 亿元。> >
>两大品牌整合能避免产品定位重叠、研发资源重复投入,放大规模优势并节约成本。但实际运作中,协同双品牌产品、整合供应链与营销渠道、统一企业文化等存在挑战。 >
>话语权方面,领克原由吉利研究院支持的研发职能,现由极氪科技集团承担;决策链条从汇报吉利汽车改为集团内部决策;研发费用也由集团承诺支付。 >
>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表示,前端极氪和领克独立运作,坚持双品牌战略;中后台制造质量、供应链及海外组织全面整合。 >
>为区分品牌定位,极氪和领克在产品价格、尺寸、动力系统上明确划分。极氪聚焦 30 万元以上中大型车豪华市场,中型车纯电,大型车自研混动;领克负责 20 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在小型车市场推纯电,中大型车采用吉利 EMP 混动方案。 >
>领克融入极氪后,从项目制转为两条产品线决策制,涉及产品规划等功能模块由产品线负责。两条产品线分别由吉利副总裁康国旺(中大型车)和极氪副总裁朱凌(中小型车)负责,与极氪现行策略一致。加上极氪原有的三条产品线,集团共五条产品线,并成立产品委员会,实施矩阵管理和重大决策。安聪慧称,调整后公司更扁平化,决策快、成本低,合并后双品牌产品规划数量减少超 20%。 >
>研发侧,极氪和领克同步整合,原极氪研发团队负责人陈奇和姜军分别掌管智能驾驶和座舱业务。双品牌全面搭载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实现平台化。领克座舱沿用 Flyme Auto 系统,但域控制器等与极氪共享。上周,集团成立智能发展部,加快人工智能覆盖,目标年内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量产车交付。陈奇指出,L3 级应用门槛在责任划分,L2 级责任归驾驶员,L3 级需汽车公司或系统承担。 >
>生产制造和渠道方面,领克 CEO 刘向阳和极氪副总裁赵春林共同负责降本,预计物料成本节省 5%-8%。国内展厅独立运营,极氪可借助领克三四线城市投资方资源,提升渠道覆盖,共享售后服务。今年海外渠道扩张提速,借助沃尔沃资源,计划建超 200 家门店,除欧洲市场外,成立统一销售公司,强化全球协同。 >
>极氪科技集团希望通过资源优化,今年实现 71 万辆销量,两年内成长为年销百万级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公司。艾睿铂章一超认为,吉利原多品牌客户人群相似,极氪和领克整合并保留特色,细分产品线运营,有助于提升效率。“过去多品牌开拓细分市场,现在车市存量竞争,资源整合利于降本增效。” 极氪科技集团 CFO 袁璟称,规模化效应显现后,盈利时间大幅提前,此前安聪慧透露,2025 年实现盈亏平衡。 >
> >03. >
>北汽蓝谷拟更名为北汽极狐>
>2月14日晚,北汽蓝谷(600733.SH)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公告显示,公司已构建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品牌,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品牌形象日益丰富。此次更名旨在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契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北汽蓝谷是国内最早一批发展电动车的企业,伴随着补贴退坡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北汽蓝谷市场份额在近几年出现大幅下降。随着产品线的调整,极狐品牌2024年销量恢复增长,逐步成为北汽蓝谷的销量主力。官方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23.5%。其中,极狐品牌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169.9%。 >
>近期,极狐在产品线上进行了调整,砍掉了原本计划推向市场的两款纯电车型,同时加码增程车型。 >
>北汽蓝谷2月11日发布的公告披露了2023年定增募资使用情况及投资项目变更调整,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决定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结项及变更,并将节余资金用于新的募投项目。其中,在“ARCFOX阿尔法T车型升级改款项目”项目中,三款极狐品牌阿尔法T纯电动车型中的两款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一款基于市场需求、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判断终止开发。同时,纯电动智能化轿车(N61)升级改款车型项目中,也有一款车型被终止开发。 >
>此次新募投项目中,北汽蓝谷将开发极狐阿尔法T5增程车型和阿尔法S5纯电及增程车型。目前,极狐阿尔法T5增程车型项目处于工程开发阶段;阿尔法S5纯电及增程车型项目处于概念开发阶段。分别处于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工程开发阶段、工程开发阶段。此次新募投项目还将基于北汽蓝谷BE22平台开发极狐品牌MPV产品,目前项目处于工程开发阶段。此外,公司将投资55.32亿元用于享界车型项目研发,涵盖3款享界车型,3款车型分三个阶段推进, >
>享界是北汽蓝谷与华为开展智选合作的车型。2023年8月,这一合作模式下的首款车型享界S9上市,从价格区间来看,享界S9的竞争对手为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等高端豪华轿车。不过,从当前表现来看,享界S9尚未达到市场预期。人员了解到,目前享界S9增程版车型正处在开发之中,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上市。 >
>从产品调整来看,增程是北汽蓝谷未来发展的重点。当前,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较为饱和。相较之下,增程所在的混动市场销量正在快速增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5年,汽车增量市场将进入到以电为主的阶段。其中,插电混动和增程融合了电动和燃油的先进技术,将成为新能源增量中的重要力量。这两个技术路线在新能源市场中的比重将接近50%。 >
>北汽蓝谷方面表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整体背景下,若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现有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则将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