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本田公开中国EV专用工厂,用AI减少3成人员

组装工序的3成实现自动化(3月26日,广东省广州市)

  本田3月26日公开了2024年在中国投产的纯电动汽车(EV)专用工厂。通过对焊接工序引进人工智能(AI)等,形成了比此前的工厂少3成人员也可生产的体制。在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突出的背景下,本田能否在世界范围内扩大EV的高效生产?专用工厂将成为预测增长的试金石。   

  本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从3月26日开始生产4月发售的新款纯电动SUV“P7”。配合投产,向媒体公开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EV工厂。

运送车身部件的AGV(3月26日,广东省广州市)

  在工厂内的冲压工序,亮着绿灯的无人搬运车正在移动着搬运车身零部件。此前的工厂都是通过人操作叉车等搬运,在新工厂该工序搬运零部件的人员为零。

  在EV的组装方面,全部107道工序中,占3成的28道工序实现了自动化。新工厂还引进了利用AI以最合适的电流、电压和角度进行焊接的技术,新工厂的工人数量比此前的工厂减少了3成。

在焊接工序中引入了AI(3月26日,广东省广州市)

  广汽本田的副总经理伊藤勇治强调称,“将以电动化为契机彻底改变汽车制造方式”。  

  在中国,2024年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新车销售的49%。广汽本田的总经理森山克英表示,“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趋势明显”。本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在中国建造了EV专用工厂。  

  本田的中国业务低迷。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供应跟不上,2024年新车销量比2023年减少3成,降至85万辆,其中EV只有约1万辆。按季度来看,2024年10~12月与2023年4~6月相比,混合动力车(HV)的销量也减少6成,降幅较大。

  由于在中国未能扩大汽油车和HV的销量,本田的产能和人员出现过剩。除EV专用工厂外的中国产能,从2024年初的149万辆减少至96万辆。为了度过过渡期,EV也需要高效生产。   

  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领先的中国企业也在生产方面下功夫。与华为技术推出共同品牌的赛力斯集团在工厂引进了3000台机器人。   

  本田计划到2040年将新车销售全部变为EV和燃料电池车。广汽本田的伊藤强调称,“如何提高组装工序的效率等知识,在全球也能得到利用”。能否建立全球通用的EV生产体制,将成为今后增长的关键。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本田EV产能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