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主机厂是否需要自研智驾,听听博世怎么说

2025年开始,整车企业开始推动智驾功能作为标准配置。主流配置算力约为100TOPS,核心功能包括高速NOA和城市记忆NOA的中阶智驾方案。

在智驾功能普及的同时,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未来主机厂是走向全栈自研,还是供应链协同,当前来看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此,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2025年百人会期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01.车企无需全栈自研,只需全栈可控即可

吴永桥认为,随着中阶智驾开始成为标准配置,3年之内在8-15万的车型中将标配中阶智驾。3年之后,目前的高阶智驾也将会逐步普及。

除新能源车型外,下一个智驾普及的领域是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不同,燃油车因其供电和架构一直被认为无法实现中高阶智驾。

对此,吴永桥系统的解释了燃油车型此前无法搭载智驾的制约因素。一是12V蓄电池功率输出无法支持智驾系统所需的功耗需求,二是热管理的限制,高阶智驾通常需要水冷冷却,燃油车型无法单独为其提供散热。三是发动机、变速箱动力响应迟缓,无法实现快速控制。

目前,博世依托自身在动力、智驾方面的积累均已解决上述问题,可助力燃油车型实现中阶智驾。目前已经与国内两家头部企业实现合作,助力其燃油车型实现智驾普及。

与之相应的,智驾技术也将逐渐走向标准化。

目前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智驾技术的演进趋势。即由两段式端到端向着一段式端到端+VLM,再向VLA+世界模型方向发展。回到博世自己的技术规划,在20256月实现高速轻图,9月实现高速无图,12月实现两段式端到端,2026年实现一段式端到端。2025年发力的重点是中阶智驾方案,吴永桥透露目前已经获得国内5家以上客户定点,预计在年中全面上市,定点项目中包括全球化平台车型项目。

在此背景下,吴永桥认为主机厂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用户差异化体验和售后的维护上边,以及高阶智驾,比如L3VLA模型上边,而将将标准化中阶智驾量产任务交给供应链,主机厂只需实现全栈可控。

这其中也有成本和时间投入的考虑。

影响因素主要在数据闭环和工具链方面,每年要投入数十亿,并且需要差不多3年时间才能完整构建。作为对比博世在2024年智驾的投入是20亿左右。

另外是人力的投入,一个完整的AI团队规模在1000-2000人之间,主机厂如果车型数量少,人力成本对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02.支持全面出海

随着智驾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普及,接下来智驾应用的市场一个是上述提到的燃油车型,另外便是出海。

29日百人会论坛期间,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预测,2025年中国出口车型规模将突破600万辆在众多海外市场中,又以欧盟的市场最大,且没有美国市场的高额关税限制。因此欧盟是国内出海的重点方向,重要性甚至排在南美和东南亚之前。

而出海考虑的并非只有技术和产品,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法规以及政策限制。

吴永桥列举了三个主要难点。分别是政策法规多,以欧盟为例涉及的法规高达几十条。数据闭环难和数据安全要求严格,同样以欧盟为例,一旦数据发生违规和泄漏,罚款最高达企业在全球总销售额的4%,非常巨大。

博世作为全球企业,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当地法规的满足,二是全球的供应链投放。博世对各地法规都有着详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甚至是当地法规建立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此外,博世在全球多个地区建立有包括研发、生产、售后在内的供应链支持,能够帮助客户在当地实现更好更快交付。

吴永桥透露,在技术层面,博世正在开发仅需一套算法便可满足各地法规及市场要求,在全球化技术平台方面,帮助客户实现降本。

在海外订单方面,在已对外公布的5个中阶定点项目中,其中便有一个项目博世将助力其实现出口至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

点击查看全文
评论赞0分享
轨迹
博世智驾

欢迎关注我们!

上海恩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NE时代-小恩
188-1775-0862
沪ICP备1704124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