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复杂多变的形势,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将其比喻为“湍流”。> >
>时至今日,还没有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湍流的运动轨迹,因为其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和众多企业一样,身处>“湍流”之中的博世也在积极寻找突围的方向。> >
>“>博世会坚守自己的航向,不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所动摇>”>史蒂凡·哈通博士在博世>2025>年度发布会上表示,而这场发布会的主题便是“雄心(>ambitions>)”>
>
>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 >
>01.>短期承压,长期目标不变>
>“今年整体形势不会有明显的转机”>史蒂凡>·哈通博士遗憾的表示。> >
>在>2024>年,博世实现>903>亿欧元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调整汇率影响后降幅为>0.5%>。本次下滑也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下滑(>2019>、>2020>因市场变化博世曾连续两年出现销售额下滑),不过>2024>年销售额仍高于>2022>年。全年>息税前利润率>为>3.5%>,利润为>31>亿欧元,同样出现下滑(>2023>年为>48>亿欧元,利润率为>5.3%>)。>
>
>
>
博世集团>2024>年财年数据> >
>从区域来看,>最大的变化在于博世有超过一半(>50.7%>)的销售额来自于欧洲以外的区域>。>当然,欧洲还是其最大的区域市场。除此之外,欧洲也是>2024>年唯一下滑的市场,同比下降>4.9%>,而美洲和亚太地区同比增长>4.8%>和>0.7%>。>
>
>
>
从业务来看,博世最大的业务板块,>智能出行业务几乎与>2023>年持平,销售额达到>55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3.8%>。>下滑比较严重的是工业技术业务和能源与建筑业务。前者下降>13%>,后者下降>2.7%>。> >
>对于>2024>年下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全球汽车产量的下滑,从>2023>年的>9400>万辆降至>9300>万辆,欧洲降幅更大。此外,在中国之外的区域,电动化、智能化等创新技术普及缓慢,造成产能利用不足。> >
>2025>年一季度,博世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以欧元记)。其中智能出行业务增长约>7%>,工业技术业务下降>7%>,消费品业务增长约>1%>,能源与建筑技术增长约>3%>。> >
>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arkus Forschner>博士预判,>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为>2.25%-2.75%>,博世将实现销售额>1%-3%>的自然增长。>
>
>
>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arkus Forschner>博士> >
>受此影响,截至>2024>年底,博世集团全球员工人数约>417>,>900>名,减少了>2.7%>。其中,调整较大的区域是欧洲,亚太和美洲地区调整较小。> >
>02.>持续布局,>2030>年目标不变>
>史蒂凡>·哈通博士强调,虽然当前面对多重挑战。但>2030>年的目标依旧不变。>即到>2030>年,博世实现至少>6%>的年均销售额增长和至少>7%>的利润率。> >
>为此,博世将持续聚焦具备可观利润前景的业务和区域,尤其是创新性技术领域。在>2024>年,博世已经进行前瞻性投资约>130>亿欧元。> >
>在发布会现场,史蒂凡>·哈通博士透露,博世旗下博世创投启动总额达>2.5>亿欧元的第六期创投基金,重点聚焦能源效率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尤其是面向持有重大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的深科技初创企业进行投资。> >
>作为投资平台,博世最大的特点是坚持长期项目。以中国市场为例,博世创投已经完成多次投资。已投资企业包括镁伽科技、驭势科技、华大北斗、金晟新能源和>主线科技>。> >
>此外,博世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博世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包括博世纵横辅助驾驶、>AI>智能座舱、线控底盘、商用车技术平台等。其中多项创新技术已率先获得客户定点。> >
>03.>
>博世中国,>2025>年没有问题,担心>2026>年> >
>回到中国市场,博世表现要略好于整体。> >
>2024>年博世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最大的业务智能出行板块销售额达到>1166>亿人民币,占比达到>82%>。并且智能出行业务同比增长>4%>,也好于博世中国整体表现。> >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表示,这其中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总量的增长,>2024>年达到>3100>万辆的规模,连续两年突破>3000>万大关。得益于出海和消费鼓励,徐大全对>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依旧保持信心,预计今年还将有>3-4%>的增幅。>
>
>
>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 >
>主要担忧来自于>2026>年。>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本土车企在海外进行本地化生产,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本土出口的需求。>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580>万辆。> >
>中国对博世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中国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最大的单一市场,占博世整体的>20%>。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长成为博世创新的关键基地。> >
>尤其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博世中国诸多创新技术均实现率先落地。> >
>典型如线控底盘技术,在此之前博世透露,其线控转向已经获得>3>家客户定点,均为国内客户。而其线控转向技术也主要来自本土团队开发。线控制动技术的首个客户同样来自国内。> >
>此外,博世纵横辅助驾驶也主要由国内团队推动,并且其芯片也来自于国内企业,即地平线。> >
>在电动化领域,博世联合联合电子开发的>X-PIN>电机绕组同样由国内团队开发,目前已经实现>30>万套的出货量。>
>除了产品创新,博世中国还推出全栈式软硬一体创新解决方案。如跨域底盘融合>VMM>技术,其可以实现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驱动系统的融合控制,提升整车操控性能。商用车综合解决方案,在新成立的商用车集团中,博世可以提供电驱动技术、氢能技术、辅助驾驶技术、热管理技术、电控制动和转向技术、>48>V>锂电技术等。从产品到系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项目需求。>
>徐大全表示,>这些创新技术未来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还将反哺博世全球,提升产品创新速度和实力>。>
>2024>年,博世中国员工总数超过>5.6>万人,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有>35>个制造基地以及>26>个研发中心。>
> >